附一:如银内障针拨术【SXVD-006】Step up 佐藤あい
如银内障针拨术是在古代“金针拨内障”的基础上改良的一种手
术要领,顺应证为老年东谈主患如银内障已熟或接近老练者(即已
发展为圆翳)。本法具有晦气少,术后不须卧床和器械浅薄,
操作方便等优点。老年多病患者尤宜这种手术要领。现先容操
作要领如下:
术前准备:术前数天患眼点消炎眼药水,冲洗泪谈。术前2小
时滴1%阿托品液或1〜2.5%新福林液散瞳,直至瞳孔充散播大
(8毫米以上)。术眼按惯例消毒,眼垫包封。进手术室后再
冲洗及消毒皮肤,作名义麻醉。
手术器械:持针器、小蚊式止血钳、固定镊、双面刮髯毛刀片
(用时掰成三角形,刀锋长约7〜8毫米,底边宽约4〜5毫米)
、拨障针、开睑器。
手术操作要领:以右眼为例,患者取仰卧或半卧位,铺手术巾
,作球后麻醉,放弃开睑器(盲端在鼻侧)。术者右手持固定
钱夹持风轮边缘6点处的白珠外膜,并牵拉眼球转向鼻上方,
左手持止血钳夹紧掰成三角型的刀片,在距风轮边缘8〜9点钟
的外侧4毫米处,与眸子名义垂直,刀锋向外,作一垂直于风
轮边缘,长约3毫米的切口〔图40(1)〕(切口要穿透眸子外
壳的全层)。
图片
用拨障针从切口垂直穿入眸子内3毫米深,再将针体转至与眼
珠外壳接近平行,自若将针由黄仁后、晶珠前向瞳神正中鼓动
,使针达晶珠前边。然后用拨障针按外下、外上、内上、内下
等标的的步调,将晶珠相应部位的韧带径直拉断,并问后方轻
压〔图40(2)〕。继而以拨障针头鬈曲部抱着晶珠对侧边缘
(右眼4点,左眼8点处)〔图40(3)〕拉压向颞下方,使之
紧贴于眸子外壳之内壁〔图40(4)〕。稍候片时,徐徐起针
至瞳神部位。如晶珠不再浮起,方可抽出拨障针。用小棉签轻
轻揉按针口,使白珠外膜切口与白睛里层切口错位,达到用白
珠外膜掩饰里层切口的缱绻。术后涂抗生素眼药膏及散瞳剂,
术眼盖眼垫包封。
针拨术后贬责:术后取头部稍高位仰卧,或于第一、二天取30
〜40度之半卧位。普食。大小便等日常生涯均可自理。每天换
药一次,4〜5天后撤销眼垫。瞳神在未缩小到日常往日,不宜
折腰,以免神膏脱出黄仁之前。术后2个月可验光配镜。
附二:胎患内障
患儿生后,即见晶珠的部分或一皆呈现白色翳障而掩蔽神光者
,称为胎患内障。其发生常因养娘于孕时过食辛辣或甘腻煎炙
,或劳逸失度,寒热不节,脏腑不和,气血乖违,内伤外感而
累及胎儿,或孕母病后又不知禁忌,乱投诸毒丹药,致蕴热积
毒在腹,患及胎目,而发本病。
胎患内障得之胎期,多为双眼发病,睛珠稠浊之部位不一,形
状各种,证候之进展差异。重者瞳神色白,生后即可发现;轻
者翳小而色淡,生后未觉,及至稍大,视物不清,父母始觉;
也有内障渐重,及至十余岁,双目视物不解,瞳内迷糊作青白
色,掩蔽神光,重则不辨东谈主物,但能分清三光。生后喂养失当,体质年迈者,每易加快本病发展。
本病的调节多从脾肾入辖下手。若脾胃虚损,体魄羸弱者,宜健脾
益气,用参苓白术散〔150〕加减;若肾阴不及,宜用杞菊地
黄丸〔126〕滋补肝肾;若脾肾阳虚,宜用四正人汤〔61〕
合金匮肾气丸〔149〕健脾固肾,或用右归丸〔55〕温补肾
阳。若生后瞳神已有青白色翳障,盖满瞳神,或到十四、五岁
时内障加剧,仅能辨明东谈主物影动者,方药难于奏效,可接头及
早手术调节。
附三:惊震内障
头部被物击伤,或眸子被锐器刺伤,损及晴珠而变稠浊者,称
为惊震内障。
惊震内障的证情弘扬存三:一为锐器或金石碎片,穿破黑睛或
白睛,径直伤及睛珠,不仅睛珠破灭,一二日之内,可见瞳神
部全是白色膏脂,悬浮于神水之中,且多伴受伤时神水及神膏
外流、黄仁绽出等险证;二为睛珠被震击后数日之内即见点片
状稠浊,并飞速发展而一皆变白,障满瞳神;三是受伤后睛珠
部分稠浊,发展自若,后经二、三年始变为乳白色之内障。
受伤初期,当参考“撞击伤目”或“真睛阻挠”辨证论治,以免形
成内障之虞。惊震内障初起而视尚见者,可急用石决明散〔48〕
加除风益损汤〔170〕调节。内障遮满瞳神者,服药一般无
效。对光感色觉致密者,半年后可行手术调节。
附四:五风变内障
指目患乌、绿、青、黑、黄等五风内障之后,久而未愈,睛珠
受邪而稠浊,日渐演变而成的白色内障。如《秘传眼科龙木论·
五风变内障》曰:墨绿青风及黑黄,堪嗟宿世有灾殃,瞳东谈主颜
色如明月,问睹三光不见光,后有脑脂如结白,真如内障色如
霜。”
本病为五风内障所引起,重要在于对五风内障作早期调节。若
至晩期,不见三光,其白色内障造成之后,治亦罔效,亦不可
施以针拨调节,如《秘传眼科龙木论》所说:“医东谈主不识将针拨
,翳落非明目却伤。”
附五:冰翳内障
瞳神紧小或瞳神干缺病的后期,睛珠受邪而稠浊,瞳神变为白
色,且黄仁与晴珠粘着,阳看不可缩小,阴看不可扩大,犹如
冰冻而坚者,称为冰翳内障。据《秘传眼科龙木论》纪录,“此
眼初患之时,头旋,额角偏痛,眼睑骨疾苦,眼内赤涩,有花
或黑或白或红”。后则造成冰翳。瞳子白而透表,如水真金不怕火坚,“
阴中阳里一般般”。
冰翳内障初发而色白不甚者,可急用还睛丸〔118〕
调节,以
图制止发展。全井内一朝瓦解变白,药物內服一般无效。对光
感及色觉致密、且黄仁与睛珠粘着较少者,可用针试拨。拨之
能下者,再志心折药。尚能保持较好的眼光。如果拨之不下,
或已无光感及色觉者,拨亦有害。如《秘传眼科龙木论》云:“
战役用针三五拨,志心折药必能痊;若遇庸医强拨下,瞳东谈主清
净不可不雅。”
〔文件摘录〕
《目经大成·内障》:“此症盖目无病失明,全井之中有翳障于
瞳神之上,曰内障。……初起目昏,次视惑,次妄见,甚乃成
翳色白,或微黄,或粉青,状如星、如枣花、如半月、如剑脊
、如水银之走、如膏脂之凝、如油之滴水中、如水之冻杯内,
名曰圆、曰横、曰滑、曰涩、曰浮、曰千里、曰破散、曰浓厚,
先生一目,向后俱有。……今专究其针治如后。目不赤痛,左
右并无头风,瞳子不欹不侧,阳看能小,阴看能大,年未过六
十而坚毅知日夜、见影动,皆可针拨,反此者不可。即不反此
,其翳黄如橙、红如珠、清如水晶、昏如羊眼、绿如猫睛,皆
不可针。”
视惑证
眼外不雅端好,而视物变形或颠倒紊乱的病证,称为视惑。本病
名见于《目经大成》,实则为视瞻有色、视一为二、视大为小
、视小为大、视直为曲、视正反斜、视定若动、视物颠倒等病
证的总称。这些病证,古代医籍均载为寂然病名,但据临床所
见,它们虽可单独出现,却以二证或多证相间及先后渐次发生
者居多,况兼其病因病机亦难界限了了,故合并运筹帷幄。
视瞻有色症:眼外不雅端好,唯自视目下有带色之片状暗影讳饰
神光者,称为视瞻有色。见于《证治准绳》。其目下之片状阴
影可为青绿蓝碧或黄赤长短等色,可岀当今眼的正前线,也可
岀当今上、下、左、右某一场地。本证当与视物易色、莹星满
目、潸潸移睛相鉴别。视物易色乃指对物体神采的嗅觉发生变
易的病证;莹星满目是自视目下有无数轻细星点,如萤火航行
撩乱者;潸潸移睛所见之色影飘移不定,均与本证不同。
视瞻有色常可变生视大为小、视小为大、视直为曲、视正反斜
等证,也可与诸证并见。拖延失治,亦有导致暴盲者,如《证
治准绳》云:“若视有大黑片者,肾之元气大伤,胆乏所养,不
久盲矣。”
视一为二症:指一眼或双眼视一物为二形的病证。此病名见于
《证治准绳》,《灵枢·大惑论》称为“视歧”,《诸病源候论》
又称“视一为两候”。其特性是目珠端好,外不雅如常,唯自发视
一物为两物,视日、月若有两个。本证可在双眼俱睁时发生,
若用手遮患眼,则症状可消;亦有掩饰健眼后,患眼单眼视一
为二者。患者常伴视物不真,或有头晕欲吐,神思焦灼等证。
隐匿斜睨证亦可出现视一为二的症状,乃因两目神光不可辘集
而然。然其眸子偏私,或兼运转不灵,另有专篇阐扬,不属本
节运筹帷幄的领域。
视小为大症視大为小症:指眼的外不雅端好,自视物体小者似大
,或大者似小,失却蓝本面缱绻病证。《注目瑶函·先哲医案》
中,右“以小为大,以大为小”之纪录。《素问·脉要精微论》中
所谓“视长为短”,亦属本病之规模。
视正为斜睨直为曲症:眼以外不雅端好,但视物怪异之病证称为
视正反斜,视直物为鬈曲之状的病证称为视直为曲。两病症均
见于《证治准绳》。
视定若动症:眼外不雅如常,视静止不动之物,似有振动之感的
病症,称为视定若动。见于《目经大成·视惑》,《证治准绳》
中称为视定反动,谓:“物本定而目见为动也,乃气分火邪之害
,水不可救之,故上旋昏迷,振掉不定,光华欲坠,久则大地
亦觉振动而不定,内障成矣。”
视物颠倒症:眼外不雅如常,所见物体呈旋转颠倒之状的病症,
称为视物颠倒。见于《证治准绳》,谓:“目视物皆振动而颠倒
也,譬之环舞后定视,则物皆移动而颠倒。”临床上,也有视物
颠倒而不兼昏迷之病症,亦当属于本证之规模。
以上病证,《证治准绳》均归于“目妄见'规模。然其“目妄见”
所括病证尚多。今据《目经大成》中对于视惑的倡导,摘“目妄
见”中视物失去蓝本面庞者诸种列于此,通名曰“视惑”。视物易
色,本书有专篇阐扬,本节不予运筹帷幄。
临床若遇本节所述之病证,均可归拢诊为视惑。确为某症单独
发生者,诊为视惑或相应的病症称号均可。
〔病因病机〕
1.饮食不节,劳倦伤脾,健运失责,水湿停留而上泛,蒙蔽清
窍;或湿聚成痰,痰浊上泛。
2.恣酒嗜燥,痰干冷内蕴,上逆清窍,阻滞经络玄府;或素有
痰厨子风之东谈主,复感风邪,风痰相搏上攻目窍。
3.痛哭扰念念,情志怫郁,肝气不疏,气血大于条达,玄府阻滞
;或郁而化火,或忿怒暴悖,致肝经郁火上扰清窍。
4.劳心竭念念,或体虚过度用目,或经产去血过多,致气血耗费
,不可上荣于目。
5.房室不节,或劳瞻竭视,致肝肾耗费,神光乏养;或阴虚火
旺,水不制火,火邪上扰;或肾精不及,水不涵木,肝阳上亢
,肝风内动上干清窍。
以上各式身分,或可使神光乏养而失其主依,或可因郁火上壅
清窍,致神光不得发越,或可因痰热掩蔽神光,从而发生视惑
诸候。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视惑诸证,不错单独发生,也可先后渐次出现或多证同期并见
。可单眼发病,亦可双眼同病。一般常先发生视瞻有色,后则
变生视大为小、视小为大、视直为曲、视正反斜等证,视一为
二亦每有所见。视定若动,视物颠倒相比有数,发病前也不一
定先有视瞻有色之证,然其可与前述诸证并见,且均系视物失
确切一类眼病,故而均属视惑证之领域。
视惑证的发病机制,古代多以眼部的自发症状来判断。如视正
反斜证为阴阳偏胜,神光欲散之候,阳胜者多为恣辛嗜酒、怒
悖头风,痰火气伤之病,阴胜者多为色欲、陨泣、饮味、经产
血伤之病,致目内玄府郁遏有偏,而气重于半边,故所发之神
光亦偏私不正。如斯意志确有一定趣味,但是,不从发病诱因
及全身证候着眼,则无法会诊其为阳胜或阴胜。况兼,视正反
斜证尚常与视瞻有色、视大为小等同期并见,此时的病理机制
必须详尽分析,才能得岀正确的论断。是以,视惑证的辨证必
须依据全身证候才能正确进行。
有时,也可碰到患者的发病原因不解,全身又无瓦解的证候可
辨,则可将舌象与脉象作为辨证的依据。如舌质红,苔黄燥,
脉弦数,可辨为肝经实火;舌质淡,苔口而厚腻,脉千里细或千里
滑,可辨为脾虚而痰湿凝合;舌质淡,苔白腻或滑,脉千里迟,
可辨为脾肾阳虚,水湿停聚;……活泼掌持,自可辨证入微。
(二)论治重心
从临床弘扬而论,视惑证以视瞻有色、视大为小、视正反斜、
视直为曲最为多见,诸证且常相兼出现。从证候类型而论,视
惑证初发以脾虚水湿上泛、痰火干冷上扰及肝郁玄府瘀阻等多
见,病久则可演变为气血两亏、肝肾不及或阴虚火旺之证。临
床应在意证候的变化。
朱震亨曾谓:痰之为病,有如“无端弄鬼,似祟非祟”,“病似邪
鬼,导去滞痰,病乃可安”。视惑病东谈主目下可见各式神采的暗影
,视大为小、小为大、正为斜、直为曲、定若动,或视物颠倒
撩乱,病可谓怪,故病机每应责之痰湿。而东谈主是以生痰,常缘
浩气之虚。是以,补精、益气、养血亦然调节本病的常用治法
。
调节视惑证的重要,一为祛邪,一为扶正。祛邪则以化痰祛湿
,开瘀导滞为主,如属气虚生湿者宜益气化湿,属痰热上攻者
宜清热化痰,气郁而生痰者宜解郁化痰,久病入络者宜通络化
痰。扶高洁以补肝肾、健脾胃为主,肝肾之气充,则神光缜密
光明,脾胃之气健,则痰湿之源消,故视惑可愈。
(三)常见证治
1.内治:
(1)脾虚水湿上泛:
证候:除视惑外,或兼身疲惫力,口淡食少,大便稀溏,舌淡
苔白,脉千里细而滑。
治法:温阳健脾利水。
方例:苓桂术甘汤〔143〕或参苓白术散〔150〕。
(2)痰火干冷上扰:
证候:视惑而兼见胸闷,口苦,渴不欲饮,视昏,舌红,苔黄
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利湿。
方例:温胆汤〔232〕、猪苓散〔225〕。前者适用兼有于胸
闷口苦,或兼心烦、痰多者;后者适用于兼有小便短赤、大便
干燥者。
(3)肝阳上亢,神光被扰:
证候:视惑而兼目昏,或目眩狼藉,面赤耳鸣,焦躁易怒,肢
体振颤,舌红降,脉弦细。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
方例:连柏益阴丸〔119〕
、羚羊角散
〔206〕。前者适用于
肝阳上亢,兼有阴津耗伤,证见视正反斜、视直为曲、视小为
大、视瞻有色者;后者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挟痰上扰
,神光被扰而现视定若动、视物颠倒、视瞻有色、视一为二者
。
(4)肝气郁结,玄府瘀阻:
证候:视惑而兼眼胀不舒,情志不畅,心烦易怒,胸闷胁痛,
舌红或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佐以清热。
方例:丹栀放纵散〔78〕。
(5)气血两亏:
证候:视惑而兼面色不华,心悸忘记,神乏体倦,短气懒言,
喜热畏寒,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方例:十全大补汤〔5〕
、十味益营煎
〔6〕。
(6)肝肾不及:
证候:目下可见大片黑影,目暗不解,头晕耳鸣,腰膝痠软,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肝肾。
方例:驻颜丸〔146〕。
(7)阴不济阳,虚火僭越:
证候:视惑而兼眼干不适,或兼莹星满目,口干少津,头晕耳
鸣,腰痠腿软,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治法:滋阴降火。
方例:知柏地黄汤〔148〕、滋阴降火汤〔23〕。
2.针刺疗法:常用穴:睛明、球后、头临泣、神庭、太阳、风
池、翳明、合谷、养老、光明、肝俞、肾俞、足三里等。每次
头眼部取二穴,远端配二穴,逐日针1次,10次为一疗程。偏阳
虚者,远端穴位施灸或针灸并用(眼部穴位忌灸)。
(四)临证权变
视惑证的临床弘扬相比复杂,除依照前述七种常见证型论治外
,尚须在意凭据不怜悯况活泼变通。举例,视惑久不痊可,亦
有属于脾胃阳虚,神光乏源而不得发越者。可兼五更泻泄,泻
前腹痛,腹部畏冷,当作发凉,或小便不利,口淡不喜饮,舌
淡苔薄,脉千里细或弦细等,治宜温补命门,培土壮火为主,可
用四神丸合附子理中汤加减调节;有时亦可见肝经风火与痰火
干冷相兼的情況,患者弘扬目眩狼藉,视定若动,视物颠倒,
胸闷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或滑等,则可用钩藤散〔174〕
(当去鹿茸)以驱风清热除痰;心血不及而失张失致,亦可导
致视一为二、视定若动、视物颠倒等证,但多时发时愈,兼见
头晕失眠,焦躁不安,或焦灼多虑等,治宜甘麦大枣汤养心宁
神,亦可与放纵散合用。
当代临床经检眼镜检查,发现眼底有水肿或渗出者,可辨为湿
郁及痰结。湿郁则见水肿,当辨其发生原因并参考前述各型方
药以治之;渗出物应属痰气凝结,可用二陈汤〔3〕选加瓦楞
子、昆布、海藻、白芥子、僵蚕、大贝等化痰散结,亦当在意
将二陈汤与前述辨证论治之方合用,以标本同治。
如病延日久,瘀结阻挠,可见眼光久久不升,舌色瘀暗,又可
用桃红四物汤〔185〕酌加瓦楞子、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
〔调护〕
1.饮食宜清素,忌辛辣肥甘。戒烟酒。
2.在意相宜休息,勿操劳熬夜,勿从事重膂力办事。
3.调情志,避气怒。
〔哄骗例案〕
例一、谢XX,男,38岁,初诊于1961年9月18日。右眼瞬息视
物如雾,目下黑影遮睛,视直如曲,视定反动,病名“视惑”。
由于邪中精散,神光交集。舌苔黄腻,脉濡细。诉胸闷头重,
口淡乏味,小便不利,脚癣骤减。是为干冷蕴蒸,清窍被蒙。
治以理气化湿降浊为主。四苓散加藿香、川朴、薏米、黄芩,
三剂,(以后又连服七剂)。
三诊:心怀昂然,溲长,脚癣已多,湿浊下注,故而视糊缩小
。因其舌苔尚腻,再守愉快。四苓散加米仁、滑石,七剂,以
后又服半月而愈。(姚和清《眼科证治诠释》)。
例二、赵XX,男,35岁。1971年6月3日初诊。主诉:右眼视物
不清,目下有黑影,视物变小,胃呆纳少,便溏。
检查:左眼光0.6,外眼日常。眼底检查,黄斑区水肿,呈双重
反射轮,棕黄色素点甚多,中心窝反射消失。舌淡苔薄白,脉
千里缓无力。
会诊:视惑证(中心地视网膜线索膜炎)。用健脾燥湿汤(苍
术、白术、草蔻、焦曲、橘红、羌活、防风、蝉蜕、木贼、甘
草)加减服至7月8日,左眼光0.9,目下黑影渐消,仍有小视现
象,胃纳好转,大便日常,脉千里弦细。继往日线服至8月5日,
左眼光1.2,目下黑影消失,已无小视气候,但心跳快。又按前
方服至8月20日,眼底黄斑区呈蜕化性色素状,中心窝反光欠
败露,已无新渗出及水肿气候。嘱按前线继服,以善其后。(
庞赞襄《中医眼科临床扩充》)
例三、有东谈主曾言视物颠倒症之奇,余未肯定。1939年春,有梁
山皆XX之女,17岁,在家东谈主庆贺元旦时,因酒醉斜卧而眠,天
明方醒,头晕吐逆,片霎竟患视物颠倒,急请本处大夫调节,
医言此瞳神倒坐症。针药并施,头疼稍止,而视物一经,自后
我处诊治。
会诊:视其目,无他故;诊其脉,六脉滑数,惟寸关为甚,此
乃心膈有痰,肝脏有火,而心肝之痰火,相并上升,影响于脑
,精液交集,而视觉失常,神经不可自主,以致视物颠倒。
处方:先针神庭、东谈主中、丝竹空、阳陵等穴;嘱服益智安神汤
(柏子仁12克、石菖蒲9克、生地9克、知母9克、白芍9克、胆
星9克,远志肉9克,石决明18克、茯神9克、甘草3克、羚羊角
1.5克)。连服三十余剂,而觉稍轻。又加代赭石30克、清半夏
12克、天竺黄12克、生磁石12克,服二十余剂;再将百会、头
维、迎香、目窗每乌轮替而刺。半年余,视物虽不颠倒,但不
能久视,久视则物摇动,年余始恢收复状。(路际平《眼科临
症札记》)
〔文件摘录〕
《目经大成·视惑》:“此目东谈主看无病,但自视物色颠倒紊乱,
失却蓝本面庞,如视正为邪、视定为动、赤为白、小为大、一
为二之类。揆厥由来,盖东谈主一脏一腑,有真阴真阳,一曰真精
真气,百骸滋其培渥,双睛赖以神明,……务宜恒自赞赏,毋
使稍有滥用。倘放逸其心,逆于生乐,以精神狥智巧,以忧虑
狥得失,以贫乏狥财利,以身世狥情欲,种种行藏,皆能斲丧
真元。真元衰则脏腑不和,而神明失中,因东谈主之形气以呈病状
。是故怒气填胸,浩气避位,而邪胜于一边,或饮食充胃,遏
其纯正,脏气不得发越,则视正为邪;素有头痰,客感风尚,
风痰相薄,上干空窍,或阴虚寒噤,牵引目系,而阳光散乱,
髓海不宁,则视定若动;支配者,阴阳之谈路也,并行而不相
悖。一有纰谬,岐境转多,视小为大,视一有二。……然此都
无大患。但辉煌在躬,瞳子安可有此。万一瞥暂为常,则妄见
、内障不旋踵而至耳。”
潸潸移睛
眼外不雅端好,自发目下有如蚊蝇航行或潸潸飘飖,致使视物昏
矇之病证称“潸潸移睛”。本病名见于《证治准绳》,谓:“东谈主自
见目外有如蝇蛇、旗旆、蛱蝶、绦环等状之物,色或青黑粉白
微黄者,在眼外空中高涨撩乱,仰视则上,鸟瞰则下也”。笔名
“目击黑花”(《圣惠方》)、“目见黑花飞蝇”(《圣济总录》
)、“蝇翅黑花”(《银海精微》)、“蝇影飞越”(《一草亭目
科全书》)等,《目经大成》等则括本证于“妄见”之中。
古所谓“潸潸移睛”,其蝇影或飞花“仰视则上,鸟瞰则下“,《
目经大成》谓其“岁深日久,神水遂凝而为翳,迷糊障于轮内,
曰内障”。可见其包括如银内障初患时的目下暗影在内。当代临
床,宜将潸潸移睛与如银内障的初期相鉴别。鉴别的重心是:
如银内障初期的目下黑影,格式固定,不浮动,其畅通与眸子
的畅通标的一致。潸潸移睛的暗影格式不同,神采不一,大小
不等,火暴不定,其畅通与眸子的畅通标的可不一致。.
〔病因病机〕
——《证治准绳》曾谓,“年迈不及东谈主及经产去血太多,而悲哭
太过,深念念积忿者每有此病。赤子疳证、热证、疟疾、伤寒日
久,及目痛久闭,蒸伤精液清纯之气,亦有此患。”可见,某些
全身疾患及眼部疾患,均能导致潸潸移睛。其病因病机可分以
下几种:
1.房劳伤肾或产后一火血,或久视伤血致肝肾精血不及,目失涵
养。
2.脾虚不运,干冷痰火蕴积,蒸灼胆中清纯之气,致胆中清气
不及,浊气上攻。
3.肝气郁结,或化火上干,或气滞血瘀,阻滞脉谈,蒸灼神膏
。
4.肾水不及,水不涵木,肝阳上亢。
以上身分皆可导致目中清阳之气被阻或致神膏动荡不清,而自
觉目下暗影航行飘移。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本病初起,自视微昏,渐睹空中如有各式时局之物影,或似蝇
飞蝶舞,或如黑线绳子,或如砂尘浮荡,或如水银珠子连串不
断,挥之无物,间断又起,变化万端、无序交游,讳饰神光,
视物不解。
对本病的辨证,《证治准绳》合计“黑者胆肾自病;白者因痰火
伤肺,金之清纯不及;黄者脾胃清纯之气有伤其络。”此说可供
参考其实,分析本病病机的重要,还应鸠合病史及全身证候,
仅凭潸潸移睛的神采辨证,有时不免单方面。
(二)论治重心
古东谈主合计:潸潸移睛主要由于目中神水神膏动荡而然,今则查
明常系神膏稠浊而致。神膏乃胆之精汁上注而成,故神膏动荡
或稠浊常缘胆热或精虚。胆与肝相表里,且附于肝,胆之精气
源于肝;肝属木而生于肾水,故而本病的发生,常与肝、胆、
肾三脏干系。是以,前述证候类型以肝肾耗费、阴虚阳亢、肝
气郁滞为多见,补精、平肝、开郁又为本病最常用的调节大法
。
本病的发生,有缘于先天不及,与生俱来者,但幼而无知,长
而始觉,此则调节亦难;有短时刻内急剧发生者,常为肝郁生
热,阴虚阳亢,痰火干冷上攻导致,分袂可治以疏肝清热、滋
阴平肝、清化痰湿之法,有自若而逐渐发生者,多为房事不节
,或久视伤血,精血日亏而致,或兼较重的能近怯远证,治宜
滋补肝肾、养气养血为主。
(三)常见证治
(1)肝肾耗费;
证候:目下黑花航行,视物昏矇,或兼能近怯远,全身可见头
晕耳鸣,腰酸遗泄,夜间尿频,脉千里细。
治法:补益肝肾。
方例:杞菊地黄丸〔126〕、明目地黄丸〔145〕。
(2)气血不及;
证候:多属久视或一火血引起,兼见视物微昏,或兼能近怯远,
全身伴见神疲气短,唇舌俱淡,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
方例:八珍汤〔13〕。
(3)阴虚阳亢:
证候:自发目下黑花航行,眼光下跌,可兼头晕耳鸣,五心烦
热,少寐多梦,心悸易累,口燥少津,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补肾水,以制相火。
方例:滋肾地黄丸〔231〕。
(4)肝气郁滞,玄府郁阻:
证候:多由情志不舒而致,目下自见黑花,眼光下跌,眸子胀
困,病情常随情志波动而变化。兼见心烦善怒,胸闷胁胀,口
苦,舌苔黄白,舌质或见瘀斑,脉弦或涩。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例:丹栀放纵散〔78〕或血府逐瘀汤〔99〕。前者适用于
一般肝气郁滞者;后者适用于肝郁血滞,兼见舌有瘀斑,脉涩
而滞者。
(5)痰火干冷上泛:
证候:自发视物昏矇,目下如有潸潸、陷坑、灰尘飞荡,影响
瞻视。可兼头晕而重、心烦、口苦、胸胁闷胀,小便黄,大便
溏而不爽或干结,舌苔腻浊而黄,脉滑数或濡数等。
治法:化痰祛湿,或清热利湿。
方例:温胆汤〔232〕、三仁汤〔16〕、猪苓散〔225〕。
温胆汤可用于食少恶心,或伴多痰,失张失致,失眠多梦,苔
黄浊,脉滑数者;三仁汤和猪苓散适用于干冷上扰,证见胸闷
食少,头千里身重,舌苔黄腻,脉濡数者,其中猪苓散更适用于
干冷而兼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者。
(四)临证权変
本病初发及发病较剧者,实证较多,然发病日久之后,又可转
为虚证,是以对病程已久或用祛邪之法治至病邪已退者,当改
用滋补肝肾或益气养血之法可贵。
当代临床,经眼检镜作内眼检査,如系眼底线索毁伤,血溢络
外,游散于神膏之中者,神膏之内有厚薄不等之尘状、条状、
絮块状稠浊,甚者可见瘀血块,当加生蒲黄汤〔70〕滋阴冷
血止血,兼以行血。若属清新出血,可无谓川芎、丹参,应重
加凉血止血药,如玄参、白茅根、藕节炭、茜草、仙鹤草等;
若出血静止,则可配加川牛膝、丹参、桃仁、红花、泽兰、香
附等活血化瘀之品;血分患者,内眼检查并无极度发现,可将
全身脉证作为辨证论治的凭据,分袂往日述各型的方药治之;
若患者内眼日常,全身亦无极度证候,舌脉平平,则可凭据水
轮属肾的表面,治以滋补肝肾之法。
〔调护〕
1.饮食忌辛辣肥甘,戒酒。
2.节房事,调情志,戒郁怒。
〔哄骗例案〕
例一、刘XX,女,60岁。1976年3月7日初诊:二目发干,自发
目下有黑影浮动年余。曾在当地病院会诊为玻璃体稠浊,服西
药不效,逐渐加剧。并觉头晕耳聋,腰痠腿痛。检查,双目光
光受截。眼光,右眼0.8,左眼0.7,玻璃体呈点状和絮状稠浊,
眼底无极度发现,脉千里细。此为潸潸移睛症。治以三子地黄汤
(即六味地黄加菟丝子、沙苑子、枸杞子)服药十五剂。3月
24日复诊:患者异日,家东谈主代述,自发目下黑影减少,耳聋腰
痛缩小,又服二十四剂。4月20日三诊:神光见舒,玻璃体混
浊缩小,眼光,双眼均为0.9,给明目地黄丸五盒,未再来诊。
(《张皆春眼科证治》)
例二、本县晁XX之母,53岁。生性自高,因怒气伤肝,怒火上
冲于脑,自发目眩狼藉,视如黑花乱动,屡治不愈,后又令余
调节。
会诊:按其脉,吉吉成人电影六脉虚数,惟少阴为甚。是石友血耗散,肾水
不及,而邪火挟虚上升,搅乱于脑,以致眼光不稳,满目如蝇
飞、旗展之状。
处方:针刺上星、承泣;内服还元明目汤(大熟地、生地、萸
肉,远志、枣仁、黄芪、菟丝子、川芎、蔓荆子、蒺藜、知母
、甘草、片磁石)十余剂,黑花减少,而昏花照旧。又以益智
安神汤(柏子仁、石菖蒲、生地、知母、白芍、胆星、远志肉
、石决明、茯神、甘草、羚羊角)隔日晚服,半年余移睛之弊
而愈。(《眼科临症札记》)
〔方便验方〕
生磁石60克 大朱砂15克 石决明30克 共为末,每服六克,早
晚服,白沸水送下。忌一切酸辣等物。(原载《眼科临症札记
》·作家谓:“昔日余之岳父曾患此症,相访佛之疾,按此方服
药痊可。后凡遇此症相类者,投之无不捷效,故笔之于书。)
〔文件撮要〕
《银海精微》:“问曰:东谈主之患眼目有黑花茫茫如蝇翅者,何也
?答曰:此肾水衰。肾乃肝之母,肾水不可济于肝木则虚热。
胆乃生于肝之侵,肝木枯焦,胆气不及。故活动行动则眼中神
水之中,动荡有黑形如蝇翅者。”
《目经大成·妄见》“此目亦无外症,然齐东野语,如游丝、结
发、飞蝇、舞蝶、蛇、旗、绦、环等物之状,色或青黑、粉白
、微黄、看在眼外空中高涨撩乱,倏灭倏生,仰视则上,鸟瞰
则下,本科谓潸潸移睛者是。乃酒色之徒女儿,与一火血过多、
痛哭念念忿之妇女,情既留连,欲无宁止,加以被风冒日,失慎
寒暑,劳筋饿肤,发奋于役作,真阴元阳堕则殆尽,致脏腑缺乏
,空生风,则邪从风走而精散;虚生火则痰因火结而造成,故
妄见物色如前。”
血灌瞳神
目中之血,不可循经而行,溢于络外,灌入瞳神表里的眼病,
称为“血灌瞳神”。《证治准绳》对此病证形貌最早,其云:“血
灌瞳神证,谓视瞳神不见其黑莹,但见其一丝鲜红,甚则紫浊
色也。病至此亦甚危且急矣。初起一二日尚可救,迟则救亦不
愈。”至于《秘传眼科龙木论》亦有“血灌瞳神”一证,然其所云
,乃“眼因射刺五轮亏,疾苦眶中若受锥,好眼卧将安着枕,便
流恶血隔光辉,可怜清净无瑕翳,千里没明珠甚可危。”实指一眼
被锐器刺伤后,恶血交灌于另一眼的瞳神之内,致使好眼外不雅
如常而丧明的眼病。因其属于外物刺伤眸子所致,故该书称其
为“血灌瞳东谈主外障”,与本节所称血灌瞳神的涵义非一。
本节所谓血灌瞳神,乃指《证治准绳》所言者。凭据部位之不
同,其血液灌入黄仁与睛珠之内者,可称“血灌瞳神内障”;血
液灌入瞳神以外,水膜之内者,可称“血灌瞳神外障”。
〔病因病机〕
1.肝胆火炽,迫血妄行,血络阻挠,灌入瞳神。
2.肝肾阴亏,水不制火,虚火上炎,血不循经,溢于络外。
3.撞刺伤目或金针拨内障手术等,损及黄仁血络,血溢络外,
灌入瞳神。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本病证的临床弘扬,依血瘀的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血灌黄仁及睛珠之后,自见目下黑花渐生,或似黑线坠下,或
如黑烟褭褭而动,继而使云遮雾蔽,眼力骤降。轻者视物如隔
薄纱,或目下时见红光,珠外端好,瞳神正圆或偶见干缺,隐
隐透见金井之内呈现一丝殷红或暗红。
血灌黄仁之前者,可见黄仁与水膜之间瘀血积滞,色泽暗红。
轻者仅瘀积于黑睛下方,形如半月,甚则全掩瞳神、眼力受损
。眸子胀痛,羞明流泪,白睛抱轮红赤或混赤。因外伤导致者
,瞳神或有变形。若失治,久则瘀血难消,甚或变生他证。
血灌瞳神的辨证,率先当接头是否外伤,然后凭据瘀血的神采
和病程之新久辨析病机。色鲜红,病程短者多为热邪实火;色
紫暗,病势缓者常为阴伤火旺;色暗滞,日久不用者,每属死
血瘀积之证。
(二)论治重心
本病初患、应以凉血止血或滋阴降火为主,然止血勿过用收涩
之品,以免瘀血淹留,久而难化。因灌于瞳神之血属于离经之
瘀血,是以调节本病的重心是活血散瘀,瘀血得散,则神光可
复,否则终难复明,且易瘀而化火生风,导致目珠剧痛,触之
不硬,恶心吐逆,眼光骤降,甚或失明而不可救,是以本病宜
采取有散瘀作用的止血药物,使止血而不留瘀;血已止者,宜
早易活血化瘀之方治之。病久浩气毁伤者,还应该在意选加益
气、理气药物,以助散瘀。
(三)常见证治
(1)肝胆火炽,迫血妄行:
证候:血灌瞳神,伴眸子疾苦,口苦咽干舌红苔少,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例:羚羊散血饮〔207〕、或生蒲黄汤〔70〕。
(2)肝肾阴亏,虚火上炎:
证候:血灌瞳神,伴眼痛迷糊,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酸遗泄
,咽干舌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例:滋阴降火汤〔230〕、潜阳活血汤〔248〕。
(3)外伤损络:
证侯:多缘目受撞刺或金针拨内障手术伤及黄仁血络而致,可
伴眸子胀痛,眼光骤降等。
治法:清热凉血,活血止血。
方例:除风益损汤〔170〕、大黄当归散〔19〕。
(四)临证权变
本病无论何种证型,均需按血证的贬责原则,分期进行调节。
在岀血期,凭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可在上述辨证论治的基
础上,酌加白茅根、血余炭、仙鹤草、生藕节等止血之品。若
属肝胆火炽可加龙胆草、夏枯草之属;心火亢盛可加黄连、栀
子;阴虚阳亢可加石决明、龟板、龙骨、牡蛎等。
哄骗止血药时,也可接管炭类药物,但应加入活血行气之品,
以防留瘀之弊。
出血间断10日以后,前述论治方药即不再适用。因离经之血则
为瘀血,是以此阶段应以活血化瘀为主,一般可采取桃红四物
汤
〔185〕血府逐瘀汤
〔99〕加减调节。凭据“气为血之帅
”,“气行则血行”的表面,在方内应在意行气理气药物的哄骗,
可选加枳壳、厚朴、青皮、枳实、木香、香附、乌药、延胡、
千里香、川楝之类。
对病程已久,积血不用,堆积成块,其色紫暗,或呈淡黄,或
变为白色条状机化斑,或黑睛被血染而泛黄,则应治以破血逐
瘀,软坚散结、去瘀生新之法,可用血府逐瘀汤选加三棱、莪
术、五灵脂、刘寄奴、花蕊石、生三七、苏木、血竭、郁金、
姜黄等行血破血之品,亦可选加昆布、海藻、浙贝、牡蛎、鳖
甲、穿山甲等软坚散结之药,还可选加鸡内金、焦山楂、炒麦
芽等消积化瘀之品。若有寒邪凝滞,宜选加桂枝、炮姜、附子
、细辛等温通药散凝通经,以助瘀血消亡。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物多属攻伐之品,久服易伤浩气。故对
患病日久或病情已兼虚象者,应酌加东谈主参、黄芪以益气,或按
全身出现的不及证候辨证,一般从滋补肝肾或气血双补启航点,
活泼变通,随证遣方用药。
本病因血瘀神水之内,淤阻窍谈,或可因瘀而化热,因热而动
风,发生神水瘀滞,眸子硬痛,黑睛稠浊,头晕恶心等状类五
风之证候,可参照五风内障辨证论治,并在意采取活血化瘀之
品。
〔调护〕
1.血灌黄仁之前者,宜半卧位静养,使瘀血下千里,以免血液遮
掩瞳神,影响眼光。
2.忌五辛、烟酒等酷热之品,以免再度出血。
〔哄骗例案〕
崔XX,女,38岁,1977年11月10日初诊:10天前被土块打伤右
眼,现已不疼,稍有胀感,满目红光,不可见物。检查,白睛
淡赤,青睛内面下方有少许积血,瞳神散大,呈一派鲜红,仅
辨明暗,不辨东谈主物,眼底不可窥见。此为血灌瞳神,治以破血
明目汤(生地、赤芍、归尾、刘寄奴、苏木、茜草、血竭、益
母草)加香附9克,服药15剂。11月26日复诊:青睛下方积血已
尽,瞳神稍有缩小,色转暗红。上方服至2月5日,瞳神中等散
大,不圆,有黄色点状物(虹膜色素)贴附于睛珠之上,玻璃
体稠浊。眼底较无极,视神经乳头颞侧煞白,黄斑部及鼻下侧
,皆有大片白色结缔组织增生,其周围呈现皱褶。眼光,右眼
0.08,左眼1.5,停服上方,给明目地黄丸燕服,后没来诊。(
《张皆春眼科证治》)
〔文件摘录〕
《草庐拙·血贯瞳仁》论曰:“心生血,肝藏血,血寒则凝,血
热则流。心肝热极,逼血妄行,乘犯金井,满瞳鲜赤,乃肾水
衰弱,不可抗御血热,故没其黑莹之光,而为痛泪之苦焉。急
宜大泻血热,勿使久滞轮中,次补肾水浚其起源,方能除险害
而复光明。否则徒用和平柔缓之药,荣幸图愈,姑息养奸,久
必变,变必难,则十有九患,吾未见其不盲也。第此症治法,
固贵在先猛后和,然亦非无治之症。彼《注目瑶函》曰,血灌
瞳神,乃清阳纯和之气已损其精华,血色乘于肾部,命亦不久
。夫血热犯瞳,血去则宁,有何命之不久虞哉!无故作此骇东谈主
之语,欺世惑俗,吾不知其可乎。”
肝虚雀目 高风雀目
肝虚雀目和高风雀目均患夜盲,状与鸡雀入暮或在暗处即不可
见物雷同,故而古代统称雀目。早在《诸病源候论》中已有“雀
目候”的纪录,《龙树菩萨眼论》则称之为“雀盲”,《一草亭目
科全书》又称为:“鸡瞎眼”。《原机启微》则据其发病机理而
定名为“阳衰不可抗阴之病”。
《秘传眼科龙木论》依据雀缱绻发病原因和临床弘扬的不同,
将其分为肝虚雀目和高风雀目两种。肝虚雀目乃肝虚血少所致
,《医宗金鉴》称之为“雀目内障”。因肝虚雀目常见于赤子
,,故《银海精微》曾专论“赤子雀目”,合计是肝受虚热,经
络凝滞不和,营卫欠亨,阴阳失常,故而至夜不见;高风雀目
又称高风内障(《证治准绳》)或高风障证(《注目瑶函》
),《目经大成》称其为“阴风障”,言其至晚不见,晓则复明
,为元阳不及而下陷,阴气上腾而为患。
肝虚雀目与高风雀目均有夜盲之证,应予鉴别。《秘传眼科龙
木论》和《医宗金鉴》言其不同点主若是“见物有别”,即肝虚
雀目”能视直下之物,而不可上视”,高风雀目“能视顶上之物,
不可下视诸物”。两病视线缩小的情况有所差异,当代临床所见
,肝虚雀目并无“能视直下之物,而不可上视”的视线更正,白
昼的眼光多无极度;高风雀目视线缩小之前期,确有不见外下
方之物的特性,但至后期,患眼的视线潦倒支配均现缩小,如
以管窥物,日间活动也很沉重,呈现《目经大成》所谓“大谈行
不去,可恨世界窄,未晚草堂昏,几疑寰球黑”的景况,临了完
全失明。是以,有无视线缩小常可作为二者的鉴别重心之一。
另外,肝虚雀目多因后天肝脾虚损而致,常伴痒涩,目珠枯瘁
,日久可作疳翳;高风雀目常有先天遗传身分,外眼端好,且
无痒涩,终则失明而为青盲。亦是二者不同之处。
〔病因病机〕
肝虚雀目和高风雀目是以昼而预防,入暮则盲,概因阳气年迈
不可抵抗阴邪,阴邪上逆而预防失用,东谈主之阳气虚则阴气盛,
日间阳盛阴弱之时,东谈主体阳气虽弱,然适应然界阳气相助,尚
能应之而升,目得温养而能视物;至夜阴盛阳弱之时,东谈主体既
虚之阳相对愈加衰微,陷于下而不可自振,阴气反而上逆而遮
蔽神光,故致夜不可视。
肝虚雀目常起于脾胃虚损,肝血亏少,肝气不可升运于目;高
风雀目常因肾脏虚劳,元阳不及所致。但是上述差异并非皆备
,二者在临床上均可弘扬为肝、脾、肾三脏虚损,故可将两病
的发病机制归纳如下:
1.饥饱劳役或赤子喂养失当,脾胃虚损,清阳不升;或致肝血
不及,目窍失养。
2.肝肾耗费,精血不及,阴虚不可济阳则阳气亦不可为用。
3.命门火衰,不可温养神光。
以上诸种不及,均可使阳精陷于下,且脉谈不充而血行滞涩,
目失所养,以致神光衰微夜不见物,久则失明。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肝虚雀目可发生于任何年事,以赤子多见。病初起,每至薄暮
则视物昏矇,或兼目劄涩痒,羞明不适及全身虚损证候,重则
入暮全无所见。此多为脾胃虚损,肝血乏源,肝气不舒,目窍
失养所致,早期发现,实时调节,预后较好,否则常可因肝生
虚热而变生疳疾上目、黑睛生翳、蟹睛等,预后较差。高风雀
目病程漫长,多于少小发病,初起仅现夜盲,而日间仍视物精
明。病情每于芳华期加剧,视线日窄,惟见顶上之物,不可下
视诸物。后则视线出现严重的向心地缩小,如以管视物,日间
活动亦很沉重,终则神光绝灭,变为青盲内障。本病调节颇难
,预后极差,故须在早期积极救治,否则不免失明。高风内障
均属虚损,其辨证必须凭据全身证候,始能全面地分析病机,
正确地予以施治。
(二)论治重心
肝虚雀目与高风雀目均以脏腑虚损为主。前者以肝脾虚损暖热
血两亏者多见;后者以肝肾两亏和肾阳虚衰者为多,脾虚清阳
不升者亦每有所见。调节此两种疾患,当以补为主。但前者易
治,后者难疗,且需耐烦调节,始有一定后果。
(三)常见证治
内治:
(1)脾胃虚损,清阳不升:
证候:眼证如前,兼见神疲惫力,气短懒言,口淡纳呆,溲清
便溏,脉弱等。
治法:补脾益气,升举清阳。
方例:补中益气汤〔103〕。
(2)肝肾阴虚:
证候:眼证如前,兼见眼内干涩不适,或常常劄目,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失眠多梦,遗精带下,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柔润肝肾。
方例:明目地黄丸〔145〕或杞菊地黄丸〔126〕。
(1)肾阳虚衰:
证候:眼证如前,兼碰面色煞白,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小便
频数,舌淡脉千里等。
治法:温补肾阳。
方例:右归丸〔55〕。
(4)气血两亏:
证候:眼证如前,兼碰面色憔悴,萎黄孱羸,心悸怔忡,体倦
神疲,畏冷自汗,舌质淡,脉年迈。
治法:补性格,养肝血。
方例:八珍汤〔13〕、苍车四物汤〔116〕。
针刺疗法:参见青盲。
(四)临证权变
肝虚雀目若证见干涩难忍,白睛红赤者,为肝虚内热,可在前
述方药中选加养阴清热之品,亦可改用转光丸〔144〕合地肤
子丸〔90〕
养阴清肝,兼以疏风。若病势较重而变生疳疾上
目者,当参照“疳疾上目”辨证论治。
高风雀目患病日久,常致眼内经络脉谈阻滞,气血交游阻挠。
是以对盘桓日久或瞳神内见有翳障气色渐浓而变为白色内障,
或变为青盲重证者,可在上述几种证型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加
桃仁,红花,丹参,郁金,牛膝、夜明砂、山楂、鸡内金,炒
麦芽,五灵脂,三七等活血通络。
〔调护〕
对患者相当是赤子应翻新偏食习惯,相宜多食胡萝卜、青菜、
西红柿、鸡蛋、动物肝脏等食物,少吃浓重炙煿辛辣等食物。
〔哄骗例案〕
例一、肝虚雀目案:刘XX,男,31岁。1977年6月10日初诊:
入暮视物不见已五天,眼部微有涩感,有时头晕,别无不适。
检查,二目神光细弱,面色不泽,毛发焦脆,脉弦细。此为肝
虚夜盲,给苍车四物汤三剂。6月13日复诊:夜盲已愈,体质如
前,又服上方三剂,以巩固疗效。嘱其多食猪肝、蔬菜等养分
丰富的食物。(《张皆春眼科证治》)(按:苍车四物汤调节
肝虚雀目确有疗效,据拟方者临床不雅察,大宗病东谈主只进了3〜6
剂就能痊可,最多不外10剂)。
例二、高风雀目案:肖XX,男,27岁,初诊于1956年6月19日
。两眼自幼得病,西医会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夜间不解
,日间亦昏,病名“高风雀目”,属青盲重候。年青,形骸虽壮
,但脉不及。总因元虚,精气弱,阳衰不可抗阴。惟阳之生,
系乎脾胃。盖脾胃为不满之本,壮则精气足而阳气盛,伤则元
气虚而阳气微。舌红。治当补胃益气升阳为主。东谈主参补胃汤(
党参、黄芪、炙甘草、炒白芍、蔓荆子、黄柏)此方增损,共
服二月。
九诊:病情已见好转,视物相比败露,夜盲进度缩小。唯其病
由父母遗传,病根深而难疗、须缓缓图治,并在意摄生。拟丸
方,俾可长服,生黄芪240克,生白芍90克,黄柏60克,煅蛤
粉120克,炙甘草30克,西党参90克,炒白术90克,地肤子90
克,蔓荆子90克,夜明砂90克,风凰衣60克,上药共研细末,
米泔水泛为丸,逐日吞服9克。(姚和清《眼科证治诠释》)
。
〔方便验方〕
1.燕服羊、猪、牛、兔、鸡等禽畜肝脏,对雀目尤其是肝虚雀
目,有较好的调节和预防作用。然牛肝性平,羊肝、兔肝性凉
,猪肝、鸡肝性温,宜分袂病情采取。
2.羊肝一具,洗去血,竹刀剖开,入谷精草一撮,砂锅煮熟,
任食。
3.雄猪肝一叶,竹刀剖开,蚌粉或夜明砂9克为末纳肝中,麻线
扎,米泔水煮熟,细嚼,以汁送下。
〔文件摘录〕
《原机启微·阳衰不可抗阴之病》:“昼为阳,天之阳也。昼为
阳,东谈主亦应之也。虽受忧念念、恐、怒、劳、役、饥、饱之伤而
阳气下陷,遇天之阳盛阴衰之时,我之阳气虽衰,不得不应之
而升也,故又能昼视通后;夜为阴,天之阴也。夜为阴,东谈主亦
应之也。既受忧念念恐怒、劳役饥饱之伤,而阳气下陷,遇天之
阴盛阳衰之时,我之阳气既衰,不得不应之时伏也,故夜视罔
所见也。”
视物易色
眼外不雅如常,但辨别神采的才略裁汰,或不可鉴识某种神采,
以致所见物体之神采发生变易的病证,称为视瞻易色。本病名
见于《病源辞典》,但在《黄帝内经》中已有“指鹿为马”的记
载。《证治准绳》称本病为“视赤如白证”,分类于“目妄见”之
内;《注目瑶函》阐扬视赤如白证的诸多弘扬之前,曾统称这
些弘扬为“视物易色”,其曰:“视物易色,病源非一,要当依色
辨分明,方识重轻与缓急。”“视物易色”在此虽非病名,却亦可
视为病理名词,而为该词的最早出处。他如《银海指南·肾经主
病》中说起的“视白为黄、视红为紫”,及《目经大成·视惑》中
所称的“视赤如白、视黑为赤”等,均属本病之规模。
本病不同于视瞻有色。此乃对物色的嗅觉非其实践,视瞻有色
则本无色而自视有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病。视物易色主要为
先天资质而然,不错遗传,以男性罹病较为多见。少数患者为
后天发病,常伴发于视瞻昏渺、视惑等疾患的病程中。
〔病因病机〕
1.先天资质不及,精气不可上注于目。
2.性格年迈,清阳之气不可上承。
3.肝气不和,玄府郁闭,气血启动阻挠。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本病患者眼部别无他证,眼光日常,唯不可正确辨别某种神采
,或颠倒颜色,弘扬为视赤如白,或视黑如赤、视白如黄、视
黄如绿如蓝等,甚则仅能分辨长短。当代临床,可用色觉检査
法(见附篇)会诊本病。
临床对本病率先应分清病发于先天或后天。先天资质不及而然
者,全身无不适,病东谈主向不知觉,每因巧合情况需正确辨别颜
色,或体检时才发现。此类患者若无全身证候可辨,可据水轮
属肾的旨趣,视为肝肾不及;后天所致者,多有久患视瞻昏渺
、视惑等内眼病史,因精衰或线索阻挠而目窍失养,故而辨色
才略下跌。
(二)论治重心
本病属先天资质不及者最为多见,故调节多用滋补肝肾或补气
升阳之法。经调节后,部分病东谈主可赢得一定后果,但疗效不甚
巩固。有些患者很难奏效,今后尚须进一步辩论。
(三)常见证治
1.内治:
(1)资质不及,肝肾亏虚:
证候:多为与生俱来,全身无瓦解不适,外眼如常,但不可辨
别神采。舌淡红,脉千里细。
治法:滋补肝肾,益预防目。
方例:加减驻颜丸〔83〕。
(2)性格年迈,清阳不升:
证候:可为先天资质所致,亦可为视昏、视惑等内眼病久患,
毁伤脾胃所致。可兼气短神疲、纳呆脉弱等证。
治法:补脾益气,升举阳气。
方例:益气聪惠汤〔183〕或复明汤〔161〕
。前线适用于脾
气不及者;后方益气升阳而兼养血,可用于性格年迈而兼血虚
者。
(3)肝气不和,玄府郁闭:
证候:多为后天所致,常兼苦闷不舒,心烦易怒,口苦脉弦等
证。
治法:疏肝解郁。
方例:放纵散〔184〕。
2.针刺疗法:常用主穴为天牖、上关、瞳子髎;备穴可取睛明
、听富、丝竹空、四白、合谷、少商、光明、行间、足三里、
肝俞等,均用补法。
(四)临证权变
发于后天者,当鸠合原发病证进行辨证论治,和与生俱来者相
比,尚属易治。属于先天资质不及者,调节颇难,当在辨证用
药的基础上,互助针灸疗法,才可赢得一定后果。
肝肾阴虚,若兼肝阳上亢者,可改用补阴抑阳汤〔106〕滋阴
潜阳;若气虚血亏与肝阴不及兼见者,又可用炙甘草汤〔151
〕
益气养血和肝。
据《证治准绳》纪录,遇此病“当因其色而别之,以知何脏腑乘
侮之为病而施治。”是以《眼科探骊》合计“视赤如白是肺气”而
心气衰;视黄如赤是心气胜而性格衰;将黑绿青蓝互相稠浊指
名者,在于肝肾功能失常导致视能紊乱。”是以在前述辨证论治
的基础上,视赤如白证可去黄芪而加桑白皮、柏子仁;视黄如
赤者加黄连、白术,余可类推。此种辨证加药之要领,可供临
证参考。
〔调护〕
视物易色患者应调作与辨别神采不甚密切的使命。相当不宜从
事交通输送、好意思术、医学、化学、印刷等使命。
〔哄骗案例〕
李XX,男。年过花甲,目如孺子,在年节书对子时,视红名义
为白,其心骇然。接头家中东谈主,皆曰红,非是白。隔日,自发
目眩狼藉,逐渐反胃。于1955年来我院调节。
会诊:按其脉,左寸细弱,惟右寸略带洪大。是石友血不及,
而肺气多余。心不及而睛光必弱,气盛而色觉必变,故视赤而
为白。
处方:先将后顶、强间略刺,以抑其神;再服补阴抑阳汤(大
熟地、生龟板、生牡蛎、知母、黄柏、远志、石菖蒲、菟丝子
、石决明、菊花、云苓、代赭石、甘草)加枣仁、楮实子、紫
石英,连服二十余剂,光色稍变。后嘱其燕服杞菊地黄丸,百
日而愈。(《眼科临症札记》)
按:本病缘大哥而肾精不及所致。因视赤如白,故辨为“心血不
足,而肺气多余”。补阴抑阳汤可大补心肾之阴血,平抑肝肺之
多余,故服之有用。
〔文件摘录〕
《证治准绳》:“视赤如白证,谓视物却非实践也。因物着形之
病,与瞻视有色空中气色不同。或不雅太阳若冰轮,或睹灯火反
粉色,或视粉墙如红如碧,或看黄纸似绿似蓝等类。此内络气
郁,玄府不和之故,当因其色而别之,以知何脏腑乘侮之为病
而施治。”
能近怯远 能远怯近
视近物败露,视远物无极的病证,称为“能近怯远证”。本病名
见于《注目瑶函》,《诸病源候论》称之为“目不可远视候,”
《目经大成》称为“近视”。《注目瑶函》合计,禀于先天的高
度近视,俗称“近觑”,属不治之证,不在能近怯远证的运筹帷幄范
围。是以,本节所运筹帷幄者也不包括与生俱来的高度近视。
视远物败露,视近物无极的病证,称为“能远怯近证”,本病名
见于《注目瑶函》,《目经大成》称为“远视”。古代所谓能远
怯近证,包括老年东谈主因肾精渐亏而出现的老花眼在内。如《眼
科百问》曾谓:“目能远视不可近视者何也?答曰:此为心火无
病而肾水虚乏也。……故肾虚不可近视也,大哥东谈主多有之”。老
年东谈主岀现能远怯近,属日常的衰暮气候,不为病态,当代临床
当与能远怯近证相区别,不应混称能远怯近证。
另外,能远怯近证当以视远败露,视近无极为会诊圭臬,西医
学所谓高度远视眼,视远视近皆不败露,与能远怯近之倡导不
符,不属本节运筹帷幄的领域。
〔病因病机〕
《诸病源候论》合计,目不可远视乃“劳伤脏腑,肝气不及所致
”。王好古《此事难知》则谓:“不可远视,责其无火,法当补
心”,“不可近视,责其无水,法当补肾”。后世医家多宗其说,
如《注目瑶函》论能远怯近证曰:“盖阴精不及,阳光多余,病
于水者,故光华散乱,而不可不休近视。”论能近怯远证曰:“
阳不及,阴多余,病于火少者也。无火,是以光华不可发越于
远,而拘敛近视耳”。今据其说归纳于下:
(一)能近怯远
多因青少年学习或使命时过用眼力所致。如伏案苦读,月下不雅
书,夜读细书,抄写多年,砥砺细作等身分,导致
1.气损神伤,心阳衰弱,神光不得发越于远;
2.精血耗伤,二目失养,神光化源不及,光华不可远达。
(二)能远怯近
1.先天资质不及,肝肾俱虚;
2.劳倦太过,忧伤悲念念,斲伤阴精。
以上身分皆能致目中光华不可不休,故散乱远发而视近不解。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两病外眼均无翳障可见,瞳面容血大小如常,唯遐迩视物嗅觉
有异。视近了了、视远无极者,称能近怯远证,反之称能远怯
近证。当代临床,可用遐迩眼光表会诊之:能近怯远证近眼光
较好而远眼光较差;能远怯近证远眼光较好而近眼光较差。至
于辨别证型,必须从全身证候着眼。全身确无证候可辨者,可
依前述《注目瑶函》之说辨证立法。
(二)论治重心
两病多属虚证,治之当以补益为主。两病均非易愈之疾,故宜
弥远耐烦调节。是以,服汤药一段奏效后,可改汤为丸缓图之
。后天造成的能近怯远证,经服药、针刺、作念眼保健操等详尽
调节可获一定的疗效。对高度近视或远视的调节,目前疗效尚
难细则,宜趁早配镜矫正眼光,以免发生变证。
(三)常见证治
能近怯远证
1.内治:
(1)心阳不及:
证候:能近怯远,全身无瓦解不适,或面色㿠白,心悸神疲,
或夜寐多梦,睡不安卧,体倦无力,舌淡脉弱。
治法:补心益气,安神定志。
方例:定志丸〔130〕。
(2)肝肾两亏:
证候:能近怯远,目下可见黑花。全身可有头晕耳鸣,夜眠多
梦,腰膝痠软,脉细。
治法:滋补肝肾,益精养血。
色吧性爱方例:杞菊地黄丸〔120〕、加减驻颜丸〔83〕。
能远怯近
证候:视远了了,视近无极。接续近距离功课,常感眼胀,头
痛,视昏,休息片时又可缓解。全身可无瓦解不适,或见肝肾
亏虚之脉证。
治法:补益肝肾。
方例:地芝丸〔89〕、杞菊地黄丸〔120〕。
2.针刺疗法:两病均可接管下列针刺调节法。
(1)体针:常用下列四组穴:承泣、翳明;四白、肩中俞;睛
明、光明;头维、球后。每天针一组,轮相通穴,10次为一疗
程。
(2)耳针:选目1、目2、肝、肾、神门、眼等穴,可针刺或用
按压疗法。
(3)梅花针:用梅花针叩打后颈部及眼区(眼眶周围),于
颈椎两侧各打三行,于眼眶上缘及下缘密叩3〜4圈,同期在睛
明、攒竹、鱼腰、四白、太阳、风池等穴各叩几下。也可叩打
背部俞穴。
(四)临证权变
能近怯远证多因用眼过度所致,久视可伤面容、耗血液,亦可
损及肝肾。是以,临证不可一概诊为心阳不及。
定志丸实以益气安神为主,确为心阳虚衰者,可用定志丸选加
桂枝、肉桂、黄芪、炙甘草等;兼有血亏者,可加当归、熟地
、枸杞治之;兼有肾阳不及者,可与补肾磁石丸〔107〕合用
,也可改用补阳抑阴汤〔105〕补快慰神,滋肾温阳。
能远怯近证亦有气血年迈,不可收摄神光者,可用八珍汤〔13
〕
或柴胡参术汤〔191〕
益气养血。
〔调护〕
能近怯远证当以预防为主,鼎力作念好预防青少年近视的宣宣教
育使命,持重用眼卫生,阅读、书写时坐姿规则,眼与注视目
标保持约30厘米的距离。幸免过度用眼,需要万古刻近距离用
眼时,应在意劳逸鸠合,应当一小时支配休息一次。室内的学
习或使命,照明要截止,光辉不可过暗,不在行交运或乘舟车
启动之中阅念书报。在意历练体魄,宝石作念眼保健操。还应定
期检查眼光,发现眼光下跌,应趁早查明原因,予以合理地治
疗。
近视度数较高,及能远怯近证患者,应配镜矫正眼光。
〔哄骗例案〕
长垣刘XX,男。丁壮喜念书,夜深不眠,至老眼光渐退,而不
自知。1950年,余往开封时,途中重逢,刘谈及有视近怯远之
症,久治不愈。遂求余诊治。
会诊:诊其脉,左寸千里细,右尺洪大。是知火不及,而水多余
。余问:自幼近视吗?刘答:无。虽本年六十有一,从未有生
病服药。近视发生之时,并不在意。余言:此元阳渐脱,急治
可能援手一二。
处方:补阳抑阴汤〔105〕,燕服方能有用,或改为丸药亦可
。刘说:“诚如是言,吾必服之”。从时而别,迨其后,果来函
致谢。(路际平《眼科临症札记》)
温习念念考题
1.试述瞳神紧小的病因病机.
2.瞳神紧小有哪些临床弘扬?如何进行辨证论治?局部用药有
何迂回意旨?
3.简要证明瞳神干缺的病因、症状及论治。
4.瞳神散大证与绿风内障均有瞳神散大、眼光下跌,应如何鉴
别?
5.试述瞳神散大证的辨证论治。
6.瞳神散大证应忌用哪些药物?
7.简述青风内障、绿风内障、黄风内障的关系。
8.简述黑风内障与乌风内障的临床特性。
9.试述青风内障与乌风内障的异同。
10.简述绿风、黑风内障与瞳神紧小证的鉴别重心。
11.胪陈五风内障的辨证论治。
12.何谓视瞻昏渺?何谓青盲?
13.简述视瞻昏渺、青盲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
14.简述暴盲的会诊依据过火与遽然失明的绿风内障之区别。
15.试述暴盲的病因病机。应如何归拢阴孤、阳寡、神离之说?
16.胪陈暴盲的辨证论治。
17.简述如银内障的发病经过。
18.试述如银内障针拨术的顺应证及针拨手法。
19.何谓视惑证?简述其临床弘扬。
20.胪陈视惑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
21.潸潸移睛与如银内障初起的目下黑影怎样鉴别?
22.简述潸潸移睛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
23.试述以内眼检查末端为依据的加减用药法。
24.血灌瞳神应如何辨证论治?简述其血止之后的调节原则和用
药法令。
25.简述肝虚雀目,高风雀目入暮则盲的机理。
26.肝虚雀目和高风雀缱绻临床弘扬存何不同?
27.肝虚雀目、高风雀目证如何辨证论治?
28.视物易色证怎样辨证论治。
29.简述能近怯远证、能远怯近证的病因病机【SXVD-006】Step up 佐藤あ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存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